戊午三月,与画法研究会诸同志观清之文华殿古书画,以鄙见评之如左。
赵大年画,彼中有二幅,一卷一立轴。卷柔曼无足奇,直系赝物。轴则春山平远,葱郁润逸,观之神往。此非专持笔墨之精到,亦景之妙致之也。古人写山水,恒不计景物之佳否,即纵情挥写,其成也如一张杂乱之山水木石标本,有何美趣足以动人?如此画木之疏,望之远,水之清,山之秀,对之心旷而神怡焉,不可贵哉!贺履之先生以为未必真迹,吾则不以姓名为重也。——徐悲鸿
宋赵大年 春山晴翠图卷
H354 南宋赵伯啸 春山图长卷横三百一十五纵二十九
宋趙大年春山晴翠圖卷
素絹本著色畫,款識「大年作」下有「天水趙氏」一印。絹首有「乾隆御覽之寶」一璽。又有「米印萬鍾」「山陰王氏家藏」「玉峰顧氏華成收藏」諸印。絹尾有「鮮于」「梅花庵」「柳貫」諸印。拖尾有吴寬題云"城市山林路不分,畫橋騎馬是徵君。樹邊石蹬連青靄,陌上桃花亂白雲。碧澗漣漪舟盪槳□坡平軟鹿成群。滑稽誰似東方朔,更向金門隱世氛。成化丙午春三月既望,延陵吴寬書。又顧璘跋云 此趙大年《春山平遠圖》蓋非臨摹古人,以意點染,率多幽致,如明月映水,薄雲浮空,使學者破擬人神而不能得,誠開山手也。己酉秋七月上浣,東橋居士顧璘識。又邢侗題云"爲愛青山與碧溪,桑麻雨露自成栖。試觀令穰春山卷,奚羡車輪共馬蹄。零落桃花春雨多,舊溪何處問漚波。千年不獨王摩詰,誰爲青山緝薜蘿濟南邢侗子愿甫。絹高一尺一寸五分,廣九尺九寸三分。
謹按. 畫家寫平遠山水,唐宋以來惟大年,追蹤摩詰,其秀潤天成,風華標暎,畫史稱爲宗工。今閱此卷,真能以天地爲師,設色葱蒨,闢境空靈,攬勝尺幅之中,寄意毫素之外。展圖則蒼翠撲人眉宇,掩卷則煙雲如在目前,使人翛然作臥遊之想。大年畫皴法絶少,此卷遠近疎密,皆以細樹作皴,望之如薺,亦一奇也。——《盛京故宫书画录》
宋赵大年 水村图轴
北宋_赵令穰_水村图立轴绢本设色129.8X67.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此图台北故宫认为是赵大年所作,专撰案语证之,然观之极似清初四王中王鉴,王翚所作。然有元代贡师泰金粟道人收藏印,或后人所添。
宋趙大年水村圖軸
素絹本著色畫,款題「大年」二字。下有「金粟道人」一印,又有二印,漶漫不可辨。上有「乾隆御覽之寶」一璽。絹高四尺五分'廣二尺一寸。
謹按 大年畫格極高,時與摩詰爲近。宋元千金册中有《溪牧圖》一幅,流水斜陽,寒鴉數點,石谷曾仿爲之。此圖清曠澹遠,木落天高,孤艇小橋,遥相映帶,數家臨水,野意蕭然,一角遠峯,蒼翠欲滴。披圖静對,可作臥遊。華子岡頭,犬聲如豹,覺輞川風景,去人不遠。——《盛京故宫书画录》
赵大年即赵令穰 ,字大年,北宋朝代汴京人氏,皇族,宋太祖赵匡胤五世孙,书画家,生卒年不详,主要活动在北宋后期神宗﹑哲宗之时。官至光州防御使﹑崇信军观察留后,卒赠“开府仪同三司”,追封“荣国公”。其子赵伯驹宋代著名画家,官至浙东兵马钤辖。工画山水、花果、翎毛,笔致秀 丽,尤长金碧山水。远师李思训父子。
代表作品《风云期会图》、《春山图》、《阿阁图》、《后赤壁图 》、《文会图》、《鸟雀图》等。留传到现在的有《汉宫图》、《阿阁图》、《万松金阙图》等。
赵令穰幼时即爱书画﹐富于文学修养﹐家藏有晋唐以来法书名画。他与画家文人时相往来。赵佶(宋徽宗)为端王时亦与他交游﹐切磋画艺。
赵令穰的画多描绘湖边水滨水鸟凫雁飞集的景色﹐运思精妙﹐清丽雅致。雪景类王维﹐又学苏轼作小山丛竹﹐在士大夫中颇受称誉。
黄庭坚题其所画芦雁云:“挥毫不作小池塘﹐芦荻江村落雁行﹐虽有珠帘巢翡翠﹐不忘烟雨罩鸳鸯。 ”又题其小景:“水色烟光上下寒﹐忘机鸥鸟恣飞还﹔年来频作江湖梦﹐对此身疑在故山。 ”其江村集雁﹑湖上飞鸥等意境荒远﹐富有诗意的小景山水﹐在宋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。
因身处皇族之列﹐不能远游﹐所画题材多局限于两京(开封、洛阳)郊外景物,故每成一图,苏轼见之便嘲谓:“此必朝陵(朝拜皇陵)一番回矣!”现存《湖庄清夏图》描绘清幽的郊野景色﹐绿树板桥﹐凫鸟嬉水﹐湖庄临夏﹐意境颇为优美。
其弟赵令松,字永年,神宗、哲宗两朝(1068-1100)官右武卫将军、隰州团练使,善画花竹、水墨蔬果,亦善山水。
元符三年(1100)作《湖庄清夏图》卷,绢本,设色,款署:“元符庚辰大年笔”,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;
《江村秋晓图》卷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;
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台北故宫博物院
本幅画面描绘了小亭中,两人坐对赏花,江干水渚,群卉争发,树本、房舍、池沼、小路等表现很精致,具有化平凡的事物为美丽的事物的艺术效果,设色艳丽,画中人亦无特殊造形,但拖尾诸跋,均以陶潜赏菊故事为题咏,意境颇为优美。赵大年的画多描绘湖边水滨景色,运思精妙,清丽雅致,富有诗意,在宋代山水画中别具一格。
赵令穰 秋塘图大和文华馆
宋 赵令穰 橙黄橘绿图 册页绢本设色24.2x24.9公分
入秋的江南,暑气消尽,寒冬未至,正是一年当中最清爽宜人的时节。潺潺溪流,轻巧弯延地划过雾色苍茫的平野;两岸橘树遍植成林,一粒粒芬芳的黄果、绿实,像是地上的点点繁星。空气里弥漫着微润的甘甜,吸引三三两两的水鸟,自在地悠游在汀渚之间。幽静、迷蒙的景境,不正是苏东坡笔底下“一年好景君须记,正是橙黄橘绿时”的诗情?
诗人爱橘,画家画橘,事实上,中国人对于橘,自古以来就怀抱着特殊的情感。在上古,屈原将橘视为贞节、节操的象征,还作了篇「橘赋」歌颂它。后来,橘被视为可靠的财富创造者,拥有千株橘树的身价,就如同拥有千户的侯爵一样。在此同时,橘树的开花、结果,也教历代诗人们不断地为它流连、着迷。于是,橘树入了诗,橘诗又入了画,这一幕江南好景,就在诗人与画家联手下,孕育而生。
《橙黄橘绿图》册页,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宋 赵令穰 山水人物图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
《山水人物图》为十张纸接成,除第一段为二十五公分外,后九段均大约九十六公分左右。画中景物变化甚多,时而山峰突起,时而河流弯曲。画家运用仰视、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,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叠叠的岩壁,以及蜿蜒的河川,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里,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。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;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,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。画家以乾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,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,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,淋漓畅快的感觉。
《雪霁图》,宋代,赵令穰,立轴,绢本设色,纵124厘米,横56厘米,私人收藏
参考资料:
宋-?赵大年绘画作品欣赏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6/0904/19/30535600_588394408.shtml
北宋 赵大年绘画作品欣赏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15/1218/14/15652283_521290095.shtml
南宋赵伯骕春山图长卷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20/0102/17/5444064_883732741.shtml
轴之属二 宋赵大年水村图轴二三六
文字丨部分转自网络
顾问丨
编辑丨张琛
终审丨张忠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