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06月15号
亲,欢迎来到国际艺术网【官方网站】!
010-87724862
艺术之星

文艺知识

1918年5月徐悲鸿评文华殿所藏书画之三 宋惠崇《山水》卷

作者:张琛 张忠国 来源: 2025-07-26

      戊午三月,与画法研究会诸同志观清之文华殿古书画,以鄙见评之如左。

       宋惠崇《山水》卷,浑秀极矣。其画派在当时殆独创。凡作平原而悉渚岸萦回之势之花木水石错杂辉映之韵,他人莫之逮也。惠崇僧也慧矣,有御者题诗,尚不恶,此尤为画幸也。——徐悲鸿

惠崇(965-1017),福建建阳人,北宋僧人,擅诗、画。作为诗人,他专精五律,多写自然小景,忌用典、尚白描,力求精工莹洁,颇为欧阳修等大家称道;作为画家,他“工画鹅雁鹭鸶,尤工小景,善为寒汀远渚、潇洒虚旷之象,人所难到也”(北宋郭若虚语)。苏轼为惠崇画作《春江晚景》的题诗: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名传千古。


宋代画家惠崇《宋惠崇溪山春晓图》

     《宋惠崇溪山春晓图》是宋代画家惠崇的画作,该图画江南平远山水景色。画面前后始终以重山叠岭为背景,在这山溪河流中间,岗峦起伏,平渚相牵,其上林木葱郁,花开烂漫,竹林深幽,垂柳依依。

      卷首是山溪,水中有四舟。水中各种水禽甚多。对岸柳树、桃树及杂树、水边丛草,远山数重。画的左半偏中部分伸出一个山岗、渚滩,卷末是从山中流出的溪水,溪水之左又是城坡。山坡上都长满了绿柳红桃和各类杂树,一片江南春色。

      此图无款印,传为北宋惠崇作。引首有李兆蕃篆书“溪山春晓图”五字。

      此画山石用墨较浓,画树特别精致,杂树用笔点簇而成,柳树以方直线条勾出老干,然后丝出柳枝条,最后再染汁绿色。桃花用红白二色点出,至今犹艳。

      画中布局取平远之势,但崇山叠岭,云气蒸腾,亦显境界深幽,而萦绕于山间的河流、湖水与云气融为一片,又使其境空灵渺远。画中笔法温和平淡,近山、林木等勾皴外,山石多以染法,随形变化,浓淡相宜。其敷色简淡,醒目异常,增强了画面春日融融的明丽气氛。

      惠崇擅画江南春色、烟雨水禽,以小景名世,有"惠崇小景"之称。善诗,为宋初"九诗僧"之一。因其善诗,故植诗境于画,情景如乳水交融,清丽可爱,颇得文人学士青睐,王安石诗赞云:"画史纷纷何足道貌岸然,惠崇晚年吾最许";苏轼题其画:"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,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"苏轼的这首《惠崇春江晚景》应当是脍炙人口了。可是关于宋代画家惠崇和尚的事,很多人却不太熟悉。苏轼的这首诗就是为题惠崇和尚的《春江晚景图》所作,可惜此图今已不传。存世作品有《秋浦双鸳图》、《沙汀烟树图》等。


惠崇《秋浦双鸳》台北故宫

       惠崇注重运用透视的绘画技艺,把秀丽山川,艺术地取入画中,自成一格,脱俗不凡。他所作《秋浦双鸳图》,前景绘芦苇败荷,中景画鸳鸯一双栖于岸上,远景为岸际天空,全景给人一种秋天虚旷潇洒气氛,具有诗的意境,情景交融,洒落生姿。故他的画品,博得不少文人诗客的赞誉,争相题诗,趋攀风雅。宋代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对惠崇小景,备加称许:'惠崇笔下开生面,万里晴波向落晖。梅影横斜人不见,鸳鸯相对浴红衣。'


  惠崇 《沙汀烟树》绢本设色24cmx2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

      惠崇取五代遗法,却远避中原,不为'北宋初山水画坛风行全景式大山大水和寒林画体'的时风所动,独成自法,以'人所难到'、'当代所无'的虚和潇散小景,立足于北宋山水画坛。

      惠崇的画作,流传至今的不多,如《沙汀烟树图》,乃国宝级藏品,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。《沙汀烟树图》为绢本设色,纵24厘米,横24.5厘米,原被清室收藏。辛亥革命后,住在紫禁城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的名义,让其弟溥杰将此图携出宫,后此画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,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。

      此图描绘了江南水乡初春之景:春江水暖,潺潺流淌,引得许多水鸟嬉戏其中。画面左侧,水面之上,有两只水鸟比翼双飞,煞是动人。河岸边有水草摇曳,浮萍微动。两岸之上,沙汀平铺,绿树成荫。近处岸上,杨柳正吐新绿,枝繁叶茂,生机无限。对岸丛树茂密,烟霭笼罩,若隐若现,扑朔迷离。此图虽然描绘的是初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,但空旷清逸、烟岚迷蒙的画境不免让人顿生伤春之感。

秋渚文禽图》北宋 惠崇台北故宫博物院

      绘深秋季节,荷叶枯败,数枝折断,叶面业已破烂成网状,零星漂浮着数棵野菱,河岸上两只麻鸭觅食。

《雁图》东京国立博物馆

绢本,设色,24.5x20.3cm,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《唐绘手鉴-笔耕园》中。绘滩头芦苇长势茂盛,岸边四只雏雁或立或卧,另一只从土坡后探出头来,盯着前面的四小只。

《惠崇秋野盘雕》故宫

       惠崇生在闽北。他的诗才、他的画才,源于武夷山水的天然真趣,灵秀之精。武夷山地境葱笼明澈,祥和幽静;溪河湖泊,蔚然生机。其间,更有山岚雾霁,迷迷茫茫;云霞烟霭,漠漠渺渺。林岫草舍,河湾泊舟,小桥飞鹭,沙渚芦雁,美景无数。生于此的惠崇虽以王维为师,取五代遗法,却远避中原,不为“北宋初山水画坛风行全景式大山大水和寒林画体”的时风所动,独成自法,以“人所难到”、“当代所无”的虚和潇散小景,立足于北宋山水画坛。

他的五言诗作,佳句颇多,摘录在下面供欣赏

:“照水千寻迥,栖烟一点明。”《咏池露》

“河分冈势断,春入烧痕青。”《访杨云卿淮上别墅》

“河冰坚度马,塞雪密藏雕。”《塞上》

“繁霜衣上积,残月马前低。”《早行》

“禽寒时动竹,露重忽翻荷。”《杨秘监池上》

“地形吞蜀尽,江势抱蛮回。”《送远上人西游》

“鸟归杉堕雪,僧去石沉云。”《宿东林寺》

“露下牛羊静,河明桑柘空。”《田家秋夕》

“秋近草虫乱,夜遥霜月低。”《秋夕怀长公》

“寒禽栖古柳,破月入微云。”《秋夕怀汪白诗》

“扇声犹泛暑,井气忽生秋。”《晚夏》

“落潮鸣下岸,飞雨暗中锋。”《瓜州亭子》

“马渡冰河阔,雕盘喷日高。”《维邢道中》

“惊蝉移古柳,斗雀堕寒庭。”《国清寺秋居》

“井含春气碧,楼转夕阴清。”《宫中词》

“河来天上阔,云度月边轻。”《七夕》

“云阴移汉塞,石色入秦天。”《太一山》

参考资料:

墨迹触摸国画-宋惠崇溪山春晓图绢本-在手机上欣赏传世国画http://mt.sohu.com/20171023/n519255183.shtml

北宋僧人画家惠崇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22/0121/10/40044036_1014274640.shtml

http://www.360doc.com/content/20/0310/17/59974939_898213338.shtml


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仅为分享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运营邮箱:290884765@qq.com,


文字丨部分转自网络

顾问丨任静雅

编辑丨张琛

终审丨张忠国